一、北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北湖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旅游产业发展紧紧围绕建设“一区三中心”战略部署,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媒体推介”为总体要求,突出建设“旅游休闲中心”目标,不断加大旅游产业发展和旅游项目建设推进力度,无论是年接待游客人数,还是旅游综合收入均实现了持续稳步增长,旅游产业初步成为北湖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今年前三季度,全区共接待游客73万人次,同比增长10.8%,完成旅游收入9.21亿元,同比增长12%。
二、当前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北湖区旅游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区内旅游机构基本健全,景区景点初具规模。但由于历史和客观条件的原因,全区旅游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对比市内外旅游发展成熟地区,我们还存在较大差距和一些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是山水城良性互动不够。目前全区大部分旅游景点基本上是散户经营,低水平开发,投资规模小,接待层次低,管理不到位,缺乏高水平的、综合性的旅游开发意识和经营理念,多为一站式一日游,山水旅游与城市娱乐购物等良性互动不够,景点与都市的互动、城区对景区的拉动还远远不够。这既不利于全区旅游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也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旅游产业链条不长。目前,全区景区“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功能要素比例严重不平衡,虽然个别景区具备一定的规模,但高、中、低搭配不合理,很难满足多层次游客的需要。大多数景区目前仅可以满足游客基本的“吃、住、行、游”低层次需要,但在“购、娱”高层次需要方面有所欠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开发力度不够,产品也很少,旅游商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相当低;文化挖掘利用不够,娱乐环节还比较薄弱;缺乏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旅游中介组织发育也不够健全。游客在北湖区停留时间短,人均消费水平低,单一的门票经济十分突出,旅游经济整体效益未能充分发挥。
三是旅游产业开发多元化投入不足。北湖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有大量优秀资源待字闺中。但因旅游资源保护经费投入不足等多种原因,景区得不到全方位的保护和开发,四清湖、福仙峡洞、芙蓉石林等许多景点因得不到有效保护和日常维护,已遭到严重破坏。仰天湖景区的高山草原在长江以南具有一定的稀缺性,但由于管理体制未理顺,周边村民对景区的保护意识不强,已呈现大面积的植被破坏、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现象。同时,全区旅游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四是旅游精品项目拉动力不强。北湖区内现有景区基本上是以观光、度假、“农家乐”住宿餐饮等为主,娱乐型、参与型旅游产品较少,区域优势线路及产品结合不够紧密,存在游客逗留时间短,留不住人、留不住钱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大项目支撑,特色旅游大项目少,旅游深层次开发不够,缺乏大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由于没有强有力的大项目吸引,对国内高端客源市场吸引力不强,消费层次低,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目前虽然有几个景区如小埠古村、骆仙生态城等接待设施项目正在加紧进行改造扩建,但受多种因素制约,短期内尚不能形成大型知名旅游项目,还不能给全区旅游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三、下阶段工作目标和重点
当前,在郴州大力实施旅游项目建设攻坚活动的大背景下,北湖区旅游产业主要是要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把发展旅游业与建设经济强区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旅游业发展档次,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发展壮大旅游经济。
(一)大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
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龙女景区项目建设如期完工,确保了10月份中国(郴州)国际旅游文化节开幕式的成功举办。并以龙女景区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努力打造精品品牌景区,做好景区软硬件设施配备和国家旅游景区评定委员会的验收准备工作。深化拓展“旅游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不断创新旅游产业开发的体制机制,积极参与重大生态文化旅游项目的资本营运,鼓励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开发旅游景区景点,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广泛吸纳社会资本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有力推动小埠古村二期、骆仙生态城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使全区旅游产业发展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从而实现历史性、根本性和长远意义的突破。
(二)科学合理提高旅游项目准入门槛
随着龙女景区的全面提质改造、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目标实现,北湖区必将迎来一个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的新时期。全区要高标准抓好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在“一圈一线”旅游发展总体思路指导下,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优化空间布局,积极推进旅游产业集群发展,避免景点的无序开发,确保景区管理体制顺畅,有利于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三)加大投入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北湖区旅游发展有潜力,也有后劲,但因景区历史遗留问题太多,处理难度大,要逐步解决龙女、仰天湖等景区历史遗留问题,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目前全区旅游产业基础薄弱,无力实现“以旅游养旅游”的格局,景区住宿、餐饮、商品、娱乐、接待等服务体系落后。为此,必须继续加大旅游产业引导资金的投入,回忆建设与旅游景区配套的道路、旅游景区指示牌、停车场、给排水、环卫、消防、通讯和安全防护等基础设施。同时,加大对现有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投入必要的人力、财力,对区内珍稀旅游资源、特色旅游项目予以重点保护。
(四)培育打造旅游产业高端知名品牌
要在项目建设上实施多元化投资与精品化建设的发展战略,注重引进有品牌、有实力的旅游战略合作伙伴,打造一批以生态度假、娱乐休闲、养生祈福等为特点的大型娱乐游乐、特色餐饮、休闲会所、度假酒店等旅游大项目和大品牌,提升全区旅游业的辐射带动能力。重点发展龙女景区、小埠南岭生态城、仰天湖草原三大景区,打造三大品牌。
(五)不断强化管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旅游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要在全面提升产业素质的同时,加快实施干部人才素质提升计划,加强对导游、旅游营销、电子商务、旅游会展、节庆活动等急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打造一支懂市场、懂营销、懂运作的复合型旅游人才队伍,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力保障。同时,要继续加强旅游安全监管,建立旅游安全警示预报、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救援机制。督促、检查旅游重点单位落实有关旅游业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重点做好黄金周旅游高峰期、重点旅游景区的社会治安、交通疏导、消防监管、卫生防疫和紧急救援等工作。
近年来,在北湖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旅游产业发展紧紧围绕建设“一区三中心”战略部署,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媒体推介”为总体要求,突出建设“旅游休闲中心”目标,不断加大旅游产业发展和旅游项目建设推进力度,无论是年接待游客人数,还是旅游综合收入均实现了持续稳步增长,旅游产业初步成为北湖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今年前三季度,全区共接待游客73万人次,同比增长10.8%,完成旅游收入9.21亿元,同比增长12%。
二、当前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北湖区旅游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区内旅游机构基本健全,景区景点初具规模。但由于历史和客观条件的原因,全区旅游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对比市内外旅游发展成熟地区,我们还存在较大差距和一些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是山水城良性互动不够。目前全区大部分旅游景点基本上是散户经营,低水平开发,投资规模小,接待层次低,管理不到位,缺乏高水平的、综合性的旅游开发意识和经营理念,多为一站式一日游,山水旅游与城市娱乐购物等良性互动不够,景点与都市的互动、城区对景区的拉动还远远不够。这既不利于全区旅游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也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旅游产业链条不长。目前,全区景区“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功能要素比例严重不平衡,虽然个别景区具备一定的规模,但高、中、低搭配不合理,很难满足多层次游客的需要。大多数景区目前仅可以满足游客基本的“吃、住、行、游”低层次需要,但在“购、娱”高层次需要方面有所欠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开发力度不够,产品也很少,旅游商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相当低;文化挖掘利用不够,娱乐环节还比较薄弱;缺乏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旅游中介组织发育也不够健全。游客在北湖区停留时间短,人均消费水平低,单一的门票经济十分突出,旅游经济整体效益未能充分发挥。
三是旅游产业开发多元化投入不足。北湖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有大量优秀资源待字闺中。但因旅游资源保护经费投入不足等多种原因,景区得不到全方位的保护和开发,四清湖、福仙峡洞、芙蓉石林等许多景点因得不到有效保护和日常维护,已遭到严重破坏。仰天湖景区的高山草原在长江以南具有一定的稀缺性,但由于管理体制未理顺,周边村民对景区的保护意识不强,已呈现大面积的植被破坏、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现象。同时,全区旅游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四是旅游精品项目拉动力不强。北湖区内现有景区基本上是以观光、度假、“农家乐”住宿餐饮等为主,娱乐型、参与型旅游产品较少,区域优势线路及产品结合不够紧密,存在游客逗留时间短,留不住人、留不住钱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大项目支撑,特色旅游大项目少,旅游深层次开发不够,缺乏大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由于没有强有力的大项目吸引,对国内高端客源市场吸引力不强,消费层次低,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目前虽然有几个景区如小埠古村、骆仙生态城等接待设施项目正在加紧进行改造扩建,但受多种因素制约,短期内尚不能形成大型知名旅游项目,还不能给全区旅游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三、下阶段工作目标和重点
当前,在郴州大力实施旅游项目建设攻坚活动的大背景下,北湖区旅游产业主要是要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把发展旅游业与建设经济强区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旅游业发展档次,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发展壮大旅游经济。
(一)大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
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龙女景区项目建设如期完工,确保了10月份中国(郴州)国际旅游文化节开幕式的成功举办。并以龙女景区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努力打造精品品牌景区,做好景区软硬件设施配备和国家旅游景区评定委员会的验收准备工作。深化拓展“旅游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不断创新旅游产业开发的体制机制,积极参与重大生态文化旅游项目的资本营运,鼓励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开发旅游景区景点,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广泛吸纳社会资本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有力推动小埠古村二期、骆仙生态城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使全区旅游产业发展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从而实现历史性、根本性和长远意义的突破。
(二)科学合理提高旅游项目准入门槛
随着龙女景区的全面提质改造、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目标实现,北湖区必将迎来一个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的新时期。全区要高标准抓好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在“一圈一线”旅游发展总体思路指导下,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优化空间布局,积极推进旅游产业集群发展,避免景点的无序开发,确保景区管理体制顺畅,有利于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三)加大投入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北湖区旅游发展有潜力,也有后劲,但因景区历史遗留问题太多,处理难度大,要逐步解决龙女、仰天湖等景区历史遗留问题,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目前全区旅游产业基础薄弱,无力实现“以旅游养旅游”的格局,景区住宿、餐饮、商品、娱乐、接待等服务体系落后。为此,必须继续加大旅游产业引导资金的投入,回忆建设与旅游景区配套的道路、旅游景区指示牌、停车场、给排水、环卫、消防、通讯和安全防护等基础设施。同时,加大对现有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投入必要的人力、财力,对区内珍稀旅游资源、特色旅游项目予以重点保护。
(四)培育打造旅游产业高端知名品牌
要在项目建设上实施多元化投资与精品化建设的发展战略,注重引进有品牌、有实力的旅游战略合作伙伴,打造一批以生态度假、娱乐休闲、养生祈福等为特点的大型娱乐游乐、特色餐饮、休闲会所、度假酒店等旅游大项目和大品牌,提升全区旅游业的辐射带动能力。重点发展龙女景区、小埠南岭生态城、仰天湖草原三大景区,打造三大品牌。
(五)不断强化管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旅游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要在全面提升产业素质的同时,加快实施干部人才素质提升计划,加强对导游、旅游营销、电子商务、旅游会展、节庆活动等急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打造一支懂市场、懂营销、懂运作的复合型旅游人才队伍,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力保障。同时,要继续加强旅游安全监管,建立旅游安全警示预报、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救援机制。督促、检查旅游重点单位落实有关旅游业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重点做好黄金周旅游高峰期、重点旅游景区的社会治安、交通疏导、消防监管、卫生防疫和紧急救援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