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一化两城三创四大”的总体思路,切实履行规划部门工作职能,着力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城乡规划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2013年工作回顾
(一)发挥引领作用,进一步助推了城市建设。一是引导城市发展方向。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要求,启动了《郴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实施评估工作,编制了评估报告,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为修改城市总体规划、理清城市发展脉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组织开展郴州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概念性方案招标工作,并对方案进行了深化和完善,为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高水平的规划引导和服务。二是控制城市用地建设。为充分发挥控规作为政策载体和控制引导城市建设的功能,我们持续推进控规的编制与修改。船洞、武广等5个片区的控规获得市政府批复。目前,市城区控规的覆盖率已达95%,建成区面积约72平方公里。三是引领城市创建提质。今年按要求及时完成了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和绿道专项规划,组织编制了苏石路、骆仙路等23条城市道路临街建筑的立面改造设计方案以及东河、西河环境整治规划,为城市大提质和各项创建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规划支持。
(二)完善规划体系,进一步促进了城乡统筹。一是完善城镇群体系规划。努力打造具有全国特色和影响的城镇群,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深化完善《郴州大十字城镇群体系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大十字区域城镇体系结构和功能定位,对城镇空间、产业园区、综合交通、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作了科学安排和部署。二是找准城乡统筹工作突破口。把“休闲农庄”作为统筹城乡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组织编制了郴州大道、郴永大道、107国道绕城线以及槐万路沿线生态农庄布局规划。同时,完成了郴州大道、郴永大道沿线重点地段用地布局规划。三是强化村镇规划编制。加大对各县市规划编制的指导和督促力度,完成了永兴县城总体规划的编制报批工作,桂阳、桂东、安仁等县城总体规划以及嘉禾县城乡一体化总体规划均取得了重要进展。乡镇规划编制工作也全面开展,目前,北湖、苏仙两区基本完成了乡镇总规编制任务,有的已获市政府批复,有的即将报批。
(三)服务社会民生,进一步改善了人居环境。一是加强民生和基础设施建设。组织编制了十八泉·“太阳城”健康养老社区用地布局控制规划,完成了“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方案,组织审查了曹家坪1号等棚户区改造项目以及官庄坪村、卜里坪村等村民安置点设计方案。注重市政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研究审查了香雪路道路工程、人民西路地下工程等市政工程规划方案,全力推进学校、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建设。二是完善城市功能。完成了消防、蓝线、体育设施等专项规划。文化设施、医疗卫生、抗震防灾等专项规划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同时,对电力、电信等专项规划进行及时督办。随着各个专项规划的落实,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三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生态景观建设,取得了苏仙岭—万华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范围调整方案和王仙岭旅游度假区控规成果,完成了柿竹园国家矿山公园、月形山公园、南塔公园提质改造以及郴永大道沿线绿化景观等规划设计方案。四是彰显文化特色。协助住建部门对《郴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进行修改,组织编制《郴州天官坊历史地段保护与提质改造规划》,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面向全国公开征集“四馆一厅”文化艺术中心建筑设计方案,借力外智提高本地规划的文化水准。
(四)优化规划管理,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能。一是完善技术管理标准。根据本地实际,重点组织修订了《郴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统一了思想认识,科学界定了控制指标,减少和规范了自由裁量权。该文件于今年7月通过市政府发文施行。二是提升技术管理手段。改进优化了原有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电子一张图” 和三维仿真设计系统,组织启动了城建档案信息系统的应用开发。三是强化村镇规划管理。9月初,组织召开了全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以市政府名义下发了《关于加快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村镇规划的编制、审批、执法等工作职责。四是推进审批流程再造。严格按照市里作风大整顿“发展环境整治年”活动要求,对规划行政审批流程进行再优化、再提速,有效落实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促使规划行政效能不断提高。今年共受理报建项目1510件,办结1510件,无超期办理现象。
(五)严格规划监督,进一步加大了查违力度。一是加强批后监管。对建设工程规划放线、验线、施工过程查验和规划核实等批后管理环节严格把关,全程公开。建立项目批后管理档案,明确并公示经办许可人、监管责任人,全程跟踪管理。完成规划核实项目85个,立案56件。二是优化执法流程。按照相关法规政策,进一步完善了规划执法流程,细化各个岗位、环节的工作职责,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积极应用网上行政处罚与电子监察系统,做到同事同罚,不搞暗箱操作。三是加大查违工作力度。9月份组织召开了市城区查违拆违攻坚大会,开展了“拆违攻坚月”专项行动。同时,进一步完善控违拆违工作机制,修订出台了《郴州市违法建设查处办法》、《郴州市违法建设查处工作责任追究办法》、《郴州市违法建设查处工作考评暂行办法》以及《郴州市违法建设查处累计积分和红黄牌提醒暂行办法》等文件,明确了各部门查违职责分工以及考评奖惩、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今年市城区共拆除违法建筑2919处,面积约38万平方米。
(六)强化规划基础,进一步提升了保障水平。今年6月,市规划设计院荣获建筑工程甲级设计资质,取得历史性突破。设计队伍不断壮大,业务范围不断拓展。全年共完成了460个规划设计项目,实现年产值4500余万元。在技术服务和基础测绘方面,今年为104个项目共计818栋建筑进行放线验线,完成地形测量和竣工测量项目共420个,建筑面积复核和经济技术指标复核730个,日照分析89个,为规划审批与验收提供了准确的技术参数。城建档案管理方面,加强了城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了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初步实现了从纸质档案到电子档案的转变。全年完成城建档案整理6139卷,接待档案查阅697人次,利用档案4673卷次。规划展览馆全年接待观众约4万人次,窗口宣传作用进一步发挥。
(七)狠抓机关建设,进一步转变了作风面貌。一是抓作风整顿。切实开展作风大整顿“发展环境整治年”活动,制定了实施方案,出台了改进工作作风细则,经常性明察暗访,组织参加电视问政,切实整改存在的问题。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治理活动,不断完善园区规划工作责任制,优化政务环境。二是抓“四型”机关创建。坚持每星期的业务例会集中学习制度,不定期地召开全体干部职工集体学习会议。举办全市城乡规划系统业务培训班,承办2013年湖南省城乡规划年会。组织干部职工赴青岛、重庆、长沙等地学习考察。规范建议、提案以及信访办理机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2013年共办理建议39件,提案56件,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受理来电、来信、来访等各类信访约1400件,均得到了妥善处理。三是抓机关党建。结合“双联”帮扶活动,主动对接市政总公司、汝城县田庄乡田庄村,派驻帮扶专干,全力实施“心连心”工程。结合岗位工作职责,组织开展了廉政风险排查活动。创新方式、以点带面,对规划管理科进行专项效能监督。认真贯彻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及时组织召开“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民主生活会。
回顾2013年的工作,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看到规划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规划理念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二是与郴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市民的需求相比,规划编制相对滞后;三是规划管理体制及实施机制还不够健全。
二、2014年工作打算
2014年,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主轴,我局将着重开展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科学指导城市提质。全面完成郴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启动总规修改程序。组织编制市城区排水防涝专项规划,加快下湄桥西片区、长冲片区、东河组团等控规编制进度。加强重点地段修规编制工作,积极开展武广郴州西站扩容改造规划编制。进一步优化山地城市轮廓线、标志性建筑设计。
(二)切实推进城乡统筹。树立全域规划理念,认真开展郴州大十字区域城镇群交通和新土地政策下城乡建设用地专题研究。加强对各县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或修改工作的指导,强化村镇规划编制,力争完成全部乡镇规划编制以及70%的村庄规划编制。督促各县市区政府落实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关于加快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规定,进一步健全乡镇规划管理机构,做到规划管理全覆盖,建立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网络。
(三)突出生态文化特色。按照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要求,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历史文物和地域特色,提升城市文化与生态品位,积极开展中心城区历史街区与历史建筑保护研究,组织编制西水河生态廊道建设规划和东江河流域生态景观规划。
(四)提高规划行政效能。认真开展城市地下管网普查工作,加快“数字规划”建设。积极推行三维仿真设计系统、城建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坚持集中统一的原则,规范城乡规划管理,力争成立园区规划分局,逐步理顺市城区规划管理体制。进一步规范接受人大监督的工作机制,向市人大常委会及有关委室及时报告规划执行情况。
(五)加强规划执行监管。严格遵守住建部《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办法》的规定,减少规划修改的频率,在项目审批中,严格落实绿地率、停车位等指标要求,加强批后监管,确保规划实施到位。进一步加大对城乡违法建设的防控力度,坚决控制违法建设的滋生蔓延。